無論是原料堆場的烈日下,還是轉爐平臺的爐火前,總有一群佩戴黨員徽章的身影格外醒目。他們扎根各自崗位,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,讓黨性在實踐中錘煉,讓初心在奉獻中閃光。
匠心鑄就先鋒本色
“每一粒合金都要算清‘效益賬’,這是作為老黨員的本分職責。”徐建軍撫摸著胸前的黨員徽章,話語樸實卻堅定。作為煉鋼廠原料作業區合金區域的“掌舵人”,已經有28年黨齡的他,見證了廠區的每一次升級改造,也把“精打細算”刻進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。
目前可生產70多種鋼材,需要的合金種類較多,且合金管控及配加直接影響鋼水質量及生產成本。為此,徐建軍帶領班組員工針對不同鋼種所需求的合金量進行逐一細化,及時了解生產需求,嚴格把關領用流程,切實為轉爐生產做好“營養”輸送。“黨員不能怕麻煩,更不能怕擔責。”這是徐建軍常掛在嘴邊的話。每當有新員工入職,他總是會手把手耐心教導合金牌號、外觀、堆放等經驗。在他的帶動下,合金區域連續5年保持“零錯配、零浪費”記錄,也成為分廠內的“標桿黨員責任區”。
初心如炬忠誠守護
“廢鋼質量是煉鋼的第一道關口,黨員必須守在最前面。”原料作業區廢鋼工長王保義,用15年的黨齡詮釋著“守門人”的擔當。
每天清晨,他總是第一個到崗,穿著反光背心穿梭在廢鋼堆場,對進場廢鋼的成分、規格、雜質含量逐一核查。去年雨季,一批廢鋼因淋雨導致水分超標,拉運司機想蒙混過關。他發現后,立即要求按規定重新檢測,并耐心向司機講解相關標準要求。“不是我們較真,不合格原料進了爐子,既浪費成本又影響質量,任何人都擔不起這個責任”他向司機解釋道,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源于內心堅守的那份原則。
為提升驗收效率,他牽頭制定了《廢鋼驗收標準化手冊》,將12項關鍵指標細化為“一看二測三核對”的實操流程,并組織成立“黨員突擊檢查小組”,對夜間、節假日等關鍵時段加強巡查,使廢鋼驗收合格率從96%提升至99.5%,每年攔截不合格物料近300噸。
信念如磐盡顯擔當
“安全工作沒有捷徑,黨員就得‘婆婆嘴、鐵心腸’。”安全環保室安全員杜海濤,用21年黨齡筑牢了生產現場的“防護網”。
每天提前一小時到崗,走遍廠區23個重點風險點,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。針對煉鋼區域高溫、煤氣、動火作業多的特點,杜海濤將各作業區劃分為4個幫扶責任區,由黨員帶頭簽訂安全承諾書,每周牽頭開展“隱患隨手拍”活動,使區域隱患大幅下降。去年夏天,在一次巡查中發現電極電纜絕緣層有老化情況,他當即要求停產整改,有人覺得他“小題大做”,他卻嚴肅地說:“安全隱患就像定時炸彈,若不較真,就是對大家生命的不負責任。”為了讓安全知識更加入腦入心,他收集整理近5年的典型事故案例,改編成“情景劇”在班前會上現身說法,切實提高了員工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
像徐建軍、王保義、杜海濤這樣的黨員還有很多,他們黨齡不同、崗位各異,卻有著同樣的堅守。他們把黨員徽章戴在胸前,把責任扛在肩上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答卷。(唐文文)